保監擬發新牌推廣跨境養老險 目標今年產品應市 瞄準中產客群

資源來源 2025年02月17日

保監擬發新牌推廣跨境養老險 目標今年產品應市 瞄準中產客群

信報財經新聞更新日期:2025年2月17日週一 上午7:51

保監擬發新牌推廣跨境養老險 目標今年產品應市 瞄準中產客群

保險業監管局擬引入新的服務提供者,為港人特別是中產人士提供北上養老服務的選擇,希望今年能向潛在的服務提供者發出牌照,並推出相關產品。分析認為,有關發展有助跨境養老,長遠可緩解政府在醫療及養老的壓力,但要令更多人認識及利用該服務,政府宜提供誘因,例如稅務扣減等。

買保單入住養老社區

保監局執行董事(長期業務)呂愈國表示,不少港人已慢慢接受大灣區的一體概念,或希望在大灣區養老。年長退休面對居住及醫療兩大問題,該局正研究引入具有嶄新概念的新服務提供者,設計針對養老保險產品。例如客戶年輕時購買年金,日後若入住內地養老社區,利用年金的收入應付所需費用。他指出,本港已持牌的保險公司,現時已可提供此類服務,若潛在服務提供者有意加入市場,先要申請壽險牌照。

目前有個別保險公司與內地養老社區合作,例如客戶購買保單可有入住權。但呂愈國強調,他們主要是與第三方合作,屬於旅居產品。該局希望引入有嶄新概念的新服務提供者,可以讓保險產品及退休養老服務高度整合。

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補充,如果不高度整合,控制成本難度會較高,若保險公司依靠第三方,一旦第三方大幅加價,保險公司將難以控制質素。

張雲正又稱,擬引入新的服務提供者,希望可以為中產或以下人士提供幫助,讓接受在大灣區退休的人士有所選擇。他解釋,高端富戶不乏選擇,而基層市民則有政府保障。他期望今年能發出相關牌照及有產品推出,惟實際仍要視乎情況而定,因為監管會有一定要求,亦要視乎潛在服務提供者能否配合。

立法會議員陳沛良指出,隨着人口老化,香港養老條件並非太好,特別在居住方面,基層人士有政府照顧,中產人士獲得的幫助不多,部分人的退休金及強積金都不夠養老,若公私營合作,有助解決人口老化及政府財政負擔問題。內地養老產業已發展良久,部分保險公司更建有本身的養老社區,提供居住及護理服務,客戶透過購買其保險產品,一段時間後,可利用保單現金價值應付所需開支。

議員倡加強宣傳及提供稅惠

不過,陳沛良坦言,即使香港現時推出跨境養老服務產品,短期仍難以解決政府醫療負擔及養老開支,長遠則有幫助,但政府要有前瞻性,應進行更多宣傳推廣及提供誘因,例如稅務扣減,令更多人認識及利用有關的服務。

據了解,內地泰康保險集團是較早提供養老社區服務的保險機構,旗下泰康之家是專注養老、護理等服務的品牌。網頁顯示,泰康2009獲保險機構投資養老社區的試點資格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在36個核心城市連鎖醫養社區和康復醫院布局;已開業園區24家,在住居民逾1.5萬。

另外,保監局就分紅保險業務提出的3項建議,其中就演示利率(illustration rate)設上限,料很快會發出通函,7月1日生效,港元保單及非港元保單的演示利率上限分別為6%及6.5%。

呂愈國直言,設立演示利率上限可防止不當銷售,確保有可能達到潛在回報。至於推出一站式分紅實現率比較平台工作仍在進行中。分紅保單首年佣金比例以65%為限的建議,該局行為監管部主管(署理)吳維權對今年落實表示審慎樂觀。

Realife logo
香港九龍荔枝角長沙灣道833號
長沙灣廣場第二期711室
星期一至五:09:00 - 18:00 (公眾假期除外)
客戶服務熱線:
2783 6363
enquiry@realife.com.hk
版權所有©恒傑保險業務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權利。 持牌保險經紀公司牌照號碼: FB1462